科教集团与油气渗流研究中心研讨科教成果转化项目

发布者:霍达 作者:霍达 责任编辑:郝亮 审核:发布时间:2022-06-29浏览次数:183


6月29日下午,科教集团董事长陈勇一行,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渗流研究中心研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渗流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渗流研究中心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重要学术机构,是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分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团队有教师20人(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实验师1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1人),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

团队负责人姚军教授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是中国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总负责人,教育部油气田开发工程“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山东省油气田开发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油气田开发工程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负责人)。姚军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委员,国际碳酸盐岩油藏研究中心(ICCR)联合发起人及学术顾问、国际多孔介质协会(Interpore)学术委员及中国区创建人/负责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4)、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各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1),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最高奖(honorary member)(国内首次,1941年设立以来,全球仅156人获奖),入选202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在国内外油气渗流及非常规油气开发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学术影响。

团队长期从事油气渗流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围绕油气渗流、面向国家油气战略和技术需求,形成了油气渗流(微纳尺度、大尺度油气渗流)、非常规油气藏(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开发理论与方法等五个特色研究方向。团队承担“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优青项目2项目、面上项目10项、“863”重大课题1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子课题1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三大石油公司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216篇,EI收录3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形成20余套自主知识产权软件,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一批创新性成果在国内外众多油田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牵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

近年来团队在页岩油气领域承担了973课题(陆相页岩油储集性能与流动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页岩油气多尺度渗流特征与开采理论、陆相页岩油流动机理与有效开发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页岩气藏开采基础研究)、及中石化胜利页岩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江汉油田页岩油)、中石油大庆古龙页岩油等10余项页岩油气领域油田科研攻关项目,在非常规油气藏的纳米流控实验、非常规油气岩心尺度渗流特征实验、微观CT扫描、微观流动数值模拟、裂缝扩展-多尺度多相多组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生产优化及开发技术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进展,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