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做学问,抬头看世界 ——我校2018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马腾的国际实践路
2020/12/17
2914
人物简介】 “中国-东盟中心”实习、央视国际专区实习翻译、外研社英文实习编辑、商务部扶贫班志愿服务,这些大多数同学看起来“高大上”无比的实习实践经历,都来自于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马腾。11月29日,刚刚结束“中国-东盟中心”实习工作的马腾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学院老师的邀请下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一路以来不一般的实习经历。

马腾在“中国-东盟中心”实习照片

“行,方能知世界”,这是马腾这次分享的主题,也是她激励自己不断实践的箴言。本科学习物联网工程的她因为对英文翻译的强烈兴趣和对专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毅然决然选择了跨考英语专业,理工科的背景不仅为她的硕士学习带来了科学量化的思维和视角,还有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在课堂中收获新知、提质赋能,在课堂外践行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2018年11月,刚刚研究生入学不久的马腾主动通过翻译公司找到了商务陪同口译的兼职工作,后又经推荐成为国家公派留学外教口语培训助教,并参与到经管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的外地调研翻译工作中。这些校内外的实践经历在帮助马腾“修炼内功”夯实翻译基础的同时,为她之后走上更大的平台奠定了基础。

说起马腾与国际组织的相知相识,用“从无知到有志”来形容非常贴切。和很多同学一样,马腾对国际组织的最初印象是小学课本上的联合国国旗,随着年龄增长和视野的拓宽,她才开始慢慢了解到WTO、OPEC等更多的国际组织和它们在经贸、卫生、教育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职能和作用。一次偶然,她在网页上浏览到一位青年学生在国际组织的实习体验分享帖后充满向往。适逢2019年7月学校开启了第二期“国际组织任职实习训练营”报名选拔,马腾毫不犹豫的交上了报名表,由此种下了去国际组织实习的种子。

“马腾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训练营正式开营之前的准备阶段她就主动问我们有没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有主动服务意识、谦虚的学生,后来证明确实如此。”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王晓琼老师提到她对马腾的初印象。训练营结束后,马腾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积极参加首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寻找到外研社高教分社英文实习编辑和央视国家会议中心国际专区实习翻译这两份让她受益匪浅的实习工作。正是在这场央视节目展上,马腾认识了很多其他高校的优秀伙伴,他们所分享的参加学校和各部委合作各类研修班的经历让她有了动力,抓住了2019年10月发展中国家研修班这个正式国际外事活动的宝贵锻炼机会。

能够前往“中国-东盟中心”实习是马腾坚持不懈的结果。她一直关注着相关国际组织招聘信息,申请投递无果后,并没有轻言放弃。在看到“中国-东盟中心”实习生需求信息后她果断申请,经历了疫情漫长的等待期,终于等到了梦想的开花结果。她在中心所属的教育文化旅游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获得了中心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她热心牵线搭桥,促成了石大与“中国-东盟中心”的深度合作,在双方后期的互访交流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当谈及对她影响最深远的一个人时,马腾表达了对导师王新博教授的感谢:“导师不仅指导我的学业,而且鼓励我走出校园去领略更大的世界。他特别强调外语人不能只盯着书本知识,要结合学科优势多多了解社会需求,铸就大格局,宽眼界,做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擅长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教诲使我受益终生。”

每一段实践都一定会为下一段实践做积淀。马腾表示,参与这些实习本身就是对自我的挑战和提升,也是外语专业学生发挥外语沟通优势、服务国家全球战略、参与国际外事事务的重要体现。实习虽已结束,挑战才刚开始。“我将以实习为起点,继续拓展宽阔视野,养积极心态,挑战自我,把握机遇,不断尝试,走好未来发展的第一步和每一步。”

经济管理学院 苏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