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亮

发布人:刘伟发布时间:2018-09-26浏览次数:9813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62.12

导师类别:

博导

职称:教授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邮箱:

lizl@upc.edu.cn

职务:无

办公地点:

工科E712

电话/传真:

13061437526

研究方向:多相混输技术及装备研发\多相分离技术及装备研发\石油工程流体机械\海洋油气水下处理技术研究

地址/邮编: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266580

1、教育经历

1980.08—1984.07,华东石油学院矿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8.09—1991.07,石油大学矿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09—2008.0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

2005.1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系,教授

1997.11—2005.10,石油大学,机电工程系,副教授

1991.12—1997.11,石油大学,机械系矿机专业,讲师

1985.08—1991.11,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机械系矿机专业,助教

1984.07—1985.07,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矿机专业,见习

3、研究领域/招生方向

研究领域

(1).多相(油气水砂)混输技术及装备研发

(2).多相分离技术及装备研发

(3).新型(无网格)数值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4).深水油气水下处理技术

招生方向

硕士:

01石油机械工程02机械设计及理论03海洋石油装备技术04机械电子工程07流体传动及控制08非常规能源装备技术

博士:

01石油机械工程02机械设计及理论03海洋石油装备

4、主讲课程

高等工程流体力学,油气装备工程,石油工程流体机械,油气开采设备等

5、主持项目

(1)低压大功率螺杆泵组件研制,国务院其他部委纵向项目(理工科),工信部联装[2016]2017/01-2019/12,在研

(2)特高含水期套损井治理经济技术政策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01-2020/12,在研

(3)水下混输增压泵关键技术及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国务院其他部委纵向项目(理工科),工信部联装[2014]50X号,2015/01-2018/12,在研

(4)船载海洋压裂酸化成套设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山东省自助创新项目,结题

(5)浅水区井下油气混抽装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结题

(6)地面驱动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同井采注技术研究,自主创新科研计划,结题

(7)井下分流装置测试(横向课题)

(8)不同流量精细测控配水装置特性测试(横向课题)

(9)注水系统泵组合与管网布局优化技术研究(横向课题)

(10)管柱整形过程安全性能测试(横向课题)

(11)间歇流旋流分离器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研究(横向课题)

(12)深海水下储油海底处理系统方案研究(横向课题)

(13)井下高效螺旋轴流式多相混抽泵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横向课题)

(14)金属螺杆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横向课题)

(15)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研制与参数优化(横向课题)

(16)井下油水分离用倒置式电泵机组试制测试(横向课题)

(17)锥式井下油水分离装置研制(横向课题)

6、论著专利

代表性论文

(1)李增亮,杜明超,董祥伟等.单个角型颗粒冲蚀机理实验系统设计及实验[J].振动与冲击, 2018(2):00-00.

(2)刘延鑫,李增亮,冯龙,.新型粉液混配器结构分析与性能优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

(3)李增亮,孙召成,胥曰强,.压裂船快速脱离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J].机床与液压, 2017, 45(10):76-78.

(4)李增亮,郭文星,董祥伟,.超高压泵外加砂装置设计与特性仿真[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 36(4):73-78.

(5)张琦,李增亮,董祥伟,.水下电机损耗加载方式及温度场耦合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 2018, 33(5):1007-1014.

(6) Xiangwei Dong, Li Zengliang, Feng L, et al.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s) of single angular-type particles on ductile surfaces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J]. Powder Technology, 2017, 318: 363-382.

(7) Xiangwei Dong, Li Zengliang, G.R.Liu,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impact behaviors of angular particles on metallic surface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J]. Tribology Transactions, 2017, 60(4): 693-710.

(8) Xiangwei Dong, Li Zengliang, Zhang Qi, et al. Analysis of surface-erosion mechanism due to impacts of freely rotating angular particles using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erosion model[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2017, 231(12): 1537-1551.

(9) Zhao Chunwei, Sun H, Li Z.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downhole oil-water separator[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6, 148

(10)李增亮,蔡俐娜,王木乐,.考虑残余应力的套管整形修复尺寸界限研究[J].石油机械, 2014, 42(2):58-62.

(11)李增亮,石白妮,鲁佳琪,.圆弧齿形单螺杆式水力机械的啮合原理及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4):132-137.

(12)赵传伟,李增亮,邓良驹,.井下双级串联式油水分离器工作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2014(18).

(13)李增亮,董祥伟,赵传伟,.井下油水分离器的模块化设计及性能试验[J].石油机械, 2014, 42(1):70-74.

(14)李增亮,高扬.井下螺旋轴流式混抽泵轴向力平衡新结构[J].石油学报, 2010, 31(4):672-675.

(15)李增亮,张瑞霞,董祥伟.井下油水分离系统电泵机组匹配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3):94-98.

(16)李增亮,陈猛.井下气液混抽泵外特性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 2010, 38(2):1-4.

(17)李增亮,高扬.井下螺旋轴流式混抽泵轴向力平衡新结构[J].石油学报, 2010, 31(4):672-675.

(18)李增亮,陈猛.外腐蚀管道剩余强度及剩余寿命的有限元分析[J].润滑与密封, 2010, 35(10):86-89.

(19)赵新学,李增亮,苗长山,.多相泵导轮的准三维正反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1):109-113.

(20)李增亮,苗长山,刘凤仙,.多相泵叶轮准三维可控速度矩设计[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1):87-92.

(21)李增亮,苗长山,李继志.螺旋轴流式多相混抽泵样机的实验评价[J].石油学报, 2008, 29(4):605-607.

(22)李增亮,张瑞霞,高扬,.双螺杆泵型线分析及仿真研究[J].石油机械, 2008, 36(3):41-44.

(23)李增亮,张来斌,娄晖.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7(5):66-69.

授权专利

(1)一种带多级并联水力旋流器的井下油水分离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2)一种底部引入式井下多级油水分离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3)旋流器并联式海上用大流量井下油水分离器,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4)地面驱动采油螺杆泵井中斜井段抽油杆万向节式连接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5)小型潜水器的上浮及转向一体化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6)螺杆钻具变容积螺杆-衬套副,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7)一种具有环形流道的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8)井下叶片式泵轴向力自动平衡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9)易安装调节式井下双螺杆气液混抽泵,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0)井下双螺杆式油气多相混抽泵,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1)一种叶导轮全压紧式多相混抽泵轴向力平衡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2)水下双螺杆混输增压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3)一种分层注水用水力驱动螺杆泵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4)一种分层注水用水力驱动螺杆泵系统,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5)一种自动抓取多种井盖的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16)一种压裂作业船超高压快速脱离装置,排名第一(发明专利授权)

7、获奖荣誉

(1)李增亮,特高含水期潜油电泵举升系统延寿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6

(2)李增亮,特高含水期潜油电泵高效采油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5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工科楼E座 电话:0532-86983300 邮箱:jdkyb@upc.edu.cn
Copyright © 20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