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于华伟(高级实验师)

作者:发布者:伏健责任编辑:审核人:发布时间:2018-05-26浏览次数:4318

»姓名:于华伟

»系属:测井系

»学位:博士

»职称:高级实验师

»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yhwlog@163.com

»联系电话:15965426865

»通讯地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科C112

研究方向

核测井新方法、蒙特卡罗模拟、可控源核测井技术

教育经历

2010/01-2011/01,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核工程,联合培养博士,导师:Robin Gardner

2005/07–2011/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导师:孙建孟

2000/09–2005/0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

工作经历

2013/01-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2011/07-2012/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师

2010/01-2011/01,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Nuclear Engineering,研究助理

学术兼职

《测井技术》青年编委

指导研究生

2022级:李释鼎、祝林苛

2021级:王哲、张倩文、祝倩、赵帅、祝倩、SHEHBAZ ALI(留学生)

2020级:杨争春、李仲印

2019级:张宇昕、王文定

2017级:陈翔鸿、周悦

承担科研项目

(1) 中海油服十四五重大攻关课题,随钻可控中子源孔隙度密度仪器测量方法、刻度方法与数据处理研究,2023-2025,在研,主持

(2) 中石油测井第一届创新基金课题,HX20230105,低计数能谱数据处理技术,2023-2024,在研,主持

(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2MD019,可控X射线源高分辨率岩性密度测井方法研究,2023-2025,在研,主持

(4) 中海油服科研攻关项目,随钻探边方位成像快速正演方法及软件开发,2022-2023,在研,主持

(5) 中石油测井十四五攻关课题,X射线密度测井地面实验装置及地层参数正反演方法研究,2022-2024,在研,主持

(6) 中国石油大学软件战略专项,随钻井筒信息一体化地质导向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软件开发,2022/01-2024/12,在研,主要参与

(7) 中海油服调研课题,石油测井专用X射线发生器调研报告,2020-2020,结题,主持

(8) 中石化经纬公司课题,随钻高温伽马及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检测技术研究,2020-2020,结题,主持

(9) 中国石油大学自主创新项目,基于X射线的可控源密度测井方法研究,2019/01-2022/02,结题,主持

(10) 长庆油田课题,神木气田东侧致密岩屑砂岩储层压裂优化试验,2020-2020,结题,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4129,与化学源兼容的可控源方位密度和孔隙度测井方法研究,2017/01-2020/12,结题,主持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302800,大直径随钻测井系统装备研制与示范作业,2017/01-2020/12,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4147,随钻方位伽马测井成像畸变机理与地层产状计算方法研究,2018/01-2022/12,结题,主要参与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4095,基于“次生源”校正的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测井方法研究,2014/04-2016/12,结题,主持

(1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3DQ012,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测井方法研究,2013/10-2016/10,结题,主持

(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基于可控源的随钻方位密度和孔隙度测井方法研究,2016-2018,结题,主持

(1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致密油藏描述新方法与开发模式,2017-2021,在研,主要参与人

(18) 中石化胜利油田课题,伽马成像刻度方法及软件研究,2015-2016,结题,主持

(19) 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专项,14-2-4-65-jch,基于可控中子源的密度测井方法研究,2014-09-2016/09,结题,主持

(20) 中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合作项目,G1417CS-A14C043-0-K,可控中子源孔隙度密度测井方法研究,2014/04-2016/05,结题,主持

(21) 中国石化集团先导研究项目,随钻可控源密度测井仪器设计及试验研究,2017/01-2017/12,,已结题,主持

(22)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先导研究项目,10-2012-JS-00008,随钻脉冲中子测井平台数值模拟研究,2012/05-2012/12,已结题,主持

(23) 2014年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建设工程,2014-2016,主持

(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前沿交叉项目,24720114003A,基于可控中子源的随钻核测井平台方法研究,2011/04-2013/03,已结题,主持

(25)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060105,随钻测井核心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2006/01-2010/12,已结题,参与。

承担教学项目

(1) 2022年,提升“两性一度”目标的自然伽马测井实验课程建设,中国石油大学探究性实验教改,厅局级,1/3

(2) 2018年,地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培养机制深化研究,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省部级,2/8

(3) 2018年,模拟井中的声波特性测量,中国石油大学精品实验课程,厅局级,1/1

(4) 2018年,模型地层波速测量及物理性质分析,中国石油大学首批探索性实验教改,厅局级,1/1

(5) 2016年,裂缝性地层声波测井实验及软件设计,中国石油大学教改项目,厅局级,1/4

(6) 2014年,自然伽马测井模型地层及实验内容设计,中国石油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厅局级,1/5

(7) 2012年,放射性密度测井实验方法内容及装置设计,中国石油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厅局级,1/6

(8) 2010年,核放射源替代品暨无危害实验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厅局级,1/5

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论文

[1] Huawei Yu, Zhe Wang, Zhibo Xue, et al.Corrections of fast neutron inelastic scattering effects on D-T neutron porosity logging[J],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22, 190,110486

[2] Li Zhang,Hua-Wei Yu,Yang Li,Wen-Bao Jia,Xiao Han,Xue-Sen Geng.Improved formation density measurement using controllable D-D neutron source and its lithological correction for porosity prediction[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22,33(01):26-36.

[3] 张丽,韩笑,于华伟*,贾文宝,耿学森.D-D中子孔隙度测井泥质影响及校正研究[J].核技术,2022,45(05):43-50.

[4] 周悦,于华伟*,王猛,杜本强,刘志杰.基于CLYC探测器的可控源中子孔隙度测井数值模拟研究[J].核技术,2021,44(04):74-79.

[5] 于华伟,王文定,张丽等.随钻方位伽马测井方位灵敏特性研究[J].核技术,2021,44(01):45-50.

[6] 于华伟,杨争春,刘超卓等.X射线密度测井中X射线管高压对密度测量精度的影响[J].核技术,2021,44(11):49-54.

[7] Yu Huawei, Chen Xianghong, Zhou Yue, Zhang Li. Impact of Photoelectric Effect on X-ray Density Measurement and Photoelectric Effect Correction.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20,1562-108785

[8] Huawei Yu, Yuxin Zhang, Xianghong Chen,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method study of X-ray litho-density logg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2031):124

[9] 杨宁宁,张宇昕,于华伟*.基于γ射线宽束衰减模型的密度测井方法研究[J].核技术,2020,43(05):44-50.

[10] 张丽,于华伟*.D-D次生源计数对密度测量的影响,核技术,2016,39344-49

[11] 于华伟,周悦,陈翔鸿等.中子孔隙度测井灵敏度影响因素分析,核技术,201841(2):020502.

[12] 于华伟,谭宝海,苏远大,庄春喜,李刚.补偿声波测井在裂缝地层的周波跳跃教学实验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1841:269-270.

[13] 陈翔鸿,于华伟*,周悦,张锋,王志刚.随钻密度测井的间隙及井径测量方法研究,核技术,201841(10):100502.

[14] 周悦,于华伟*,陈翔鸿,罗旭,张丽.基于X射线源的密度测井近源距研究,核技术,201841(12):120401.

[15] Yu Huawei, Zhang Li, Hou Boran.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air production interaction on D-T controllable neutron density logging,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6,1112016):104-109.

[16] 于华伟、罗琳、谭宝海、李刚、张福明.《声波测井》课程实验设计与建设,高教学刊, 18, pp 236-237, 2015/9/25 .

[17] 于华伟,张丽,侯博然.电子对效应对D-T次生γ密度测量的影响,核技术,201538(8):58-63.

[18] 于华伟,张锋.脉冲中子孔隙度测井屏蔽体的蒙特卡罗研究[J].电子测试,2013,(27921-24.

[19] 于华伟,肖红兵.随钻D-T中子孔隙度测井屏蔽体的蒙特卡罗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3,339):1123-1126.

[20] 于华伟,张福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困难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3945-46.

[21] 于华伟,首祥云,郭俊鑫,谭宝海.无危害放射性测井教学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164-167.

[22] 于华伟,首祥云,郭俊鑫,谭宝海.无危害放射性能谱测量实验设计[J].大学物理,20143,2014,333),47-50.

[23] 于华伟,张锋,肖红兵.随钻D-T中子孔隙度测井高孔隙地层灵敏度提高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1673-5005.

[24] 于华伟,孙建孟.随钻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测井方法及影响研究[C].第五届CNPC测井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103-109.

[25] 于华伟,Robin Gardner,杨锦州等.随钻脉冲中子伽马密度测井的数值模拟研究[C].全国第一届随钻测井会议,随钻测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410-416.

[26] 于华伟,孙建孟.水平井岩屑层对密度测井影响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C].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3.

[27] 于华伟,孙建孟.随钻脉冲中子密度测井改进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C].25届全国地球物理年会论文集, p510.

[28] Huawei Yu, Jianmeng Sun, R. P. Gardner.Accuracy and Borehole Influences in Pulsed Neutron Gamma Density Logging While Drilling.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Volume 69, Issue 9, September 2011, Pages 1313-1317.

[29] Huawei Yu, Jiaxin Wang, R. P. Gardner. On Using The Monte Carlo- Library Least –Squares (MCLLS) Approach With A 14-mev Neutron Source Logging Tool To Measure Density. 2011 8th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Radiation and Radioisotope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30] Huawei Yu, Jianmeng Sun, Jiaxin Wang, R. P. Gardner. Effect of Pulsed Neutron Gamma-Ray Density Logging while Drilling. 2011 8th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Radiation and Radioisotope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31] 于华伟.随钻环境下脉冲中子测量地层密度的理论基础研究[D].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2] 张海花,于华伟*,朱頔,孙建孟.欠平衡条件补偿中子测井校正的蒙特卡罗研究[J].测井技术,2010345:219-224.

[33] 于华伟,孙建孟,赖富强等.斜井和水平井补偿中子测井分辨率改进及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392:334-341.

[34] 于华伟,李茂华,牛卫东.出砂量对射孔套管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149-152.

[35] 于华伟,孙建孟.蒙特卡罗模拟研究水平井密度测井中岩屑层的影响[J].核技术, 2009, 32(10):751-755.

[36] 于华伟,孙建孟.随钻脉冲中子密度测井的蒙特卡罗模拟研究[J].测井技术,2009336:521-524.

[37] 于华伟,孙建孟,杨锦舟. D-DD-T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探测特性对比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33(6): 41-45.

[38] 于华伟,孙建孟,杨锦舟等.水平井内岩屑层对补偿中子测井的影响[J].测井技术,2008324:300-303.

[39] 于华伟,孙建孟,王敏等.斜井和水平井补偿中子测井探测特性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8326:71-75.

[40] Jiaxin Wang, Zhijian Wang, Johanna Peeples, Huawei Yu, Robin P. Gardner.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detector response function generation program: The CEARDRFs code [J]. 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 2012, 70:1166-1174.

[41] 张丽,孙建孟,于华伟.重晶石泥浆对随钻密度测井中探测器能窗划分的影响[J].核技术,20123511849-853.

[42] 张丽,孙建孟,于华伟,等.不同井斜角情况下随钻密度测井探测特性[J].测井技术,2013,371):31-34.

[43] 王新光,张锋,于华伟,谭宝海,李会银.无源放射性密度测量教学实验设计.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5):174:-177

[44] 张丽;于华伟*;贾文宝;王印慧.地层因素影响D-D次生γ源空间分布规律模拟研究与分析,核技术,2016,

[45] 刘学锋,孙建孟,王海涛,于华伟.顺序指示模拟重建三维数字岩心的准确性评价.《石油学报》,国家级刊物,2008,30(5).EI收录)

[46] 王敏,孙建孟,于华伟. G地区P油层砂岩储层电阻率钙质校正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161-63.

[47] 赖富强,孙建孟,于华伟,等.电成像测井资料在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体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5).

[48] 王敏,孙建孟,赖富强,李茂兵,于华伟.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测井图像失真的恢复技术[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47-55.

[49] 王敏,孙建孟,赖富强,于华伟.低闭合油藏油水同层储层含水饱和度新模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27-32.

专利:

[1]于华伟,陈翔鸿,周悦.一种随钻密度测井对井径和间隙的计算方法,201810125774.5

[2]于华伟,陈翔鸿,周悦.一种双能X射线测量地层密度测井装置和方法, 201811091999.X

[3]于华伟,张宇昕,王文定,陈翔鸿.一种基于X射线岩性密度测井计算地层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方法,2020106449950

[4]于华伟,王哲,张倩文.一种D-T源中子孔隙度测井非弹性散射影响的校正方法,202210574841.8

奖励:

[1]多功能可控中子源测井新方法及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省部二等奖,10/10, 2018.11.30

[2]山东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协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无危害放射性测井教学实验设计》,2014,1/5

[3]中国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无放射源的放射性能谱、密度测井实验系统,2015,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