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压裂潜力评价方法和装置

发布者:李庆喆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次数:10

一种水平井压裂潜力评价方法和装置

一、成果简介

(一)成果概述

针对页岩油储层原始地层压力系数低、基质内原油动用难度大,导致常规改造模式下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的难题,在综合甜点智能判识、高精度产能评价和注驱采一体化设计模式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创新形成了页岩油水平井注驱采一体化改造技术,为页岩油规模增储和高效开发铸造了关键工程技术利器,引领了国内同类资源规模效益开发的技术方向。

(二)技术特点及技术指标

针对陆相页岩油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导致甜点判识精度低、人工裂缝对优质储层控制程度低的难题,亟需储层综合甜点判识和智能布缝新方法的突破。

1)提出了基于压裂潜力的致密/页岩储层综合甜点判识布缝方法。针对传统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难以确定水平井产量主控因素的问题,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厘定了影响体积压裂水平井产量的主控因素分类阈值,建立了储层品质与完井品质相结合的“九宫格”分类分级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压裂潜力的陆相页岩油强非均质储层综合甜点判识方法,实现了改造甜点判识从单因素(时差、伽马)向多因素(储层物性、含油性、脆性、地应力)的转变,储层改造工程甜点识别率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人工裂缝对优质储层的控制程度低的问题。

2)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水平井智能压裂优化设计方法。揭示了陆相页岩油储层压裂产生的水力裂缝主要呈“主缝为主、分支缝为辅”的条带状特征。研发了基于位移不连续法的高密度裂缝同步扩展模型,揭示了细切割裂缝的扩展规律,厘定了体积改造裂缝间距等关键压裂参数界限。发明了基于水平井细分切割压裂的智能自动布缝技术,建立了“相近相同”和“取优舍劣”的综合甜点压裂分段分簇设计原则,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形成了水平井压裂甜点判识及多簇压裂优化软件,解决了“在哪压”、“压几段”和“压几簇”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储层分类选段由“经验化”到“智能化”跨越。

二、技术成熟程度

研制开发阶段形成样机、样品或软件

三、推广合作方式

整体转让作价入股

四、 团队简介

团队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向陆相页岩油资源开发,围绕页岩油地质工程压裂产能评价一体化展开研究。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平台、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已发展成为国内国内低渗透-页岩油气开发方向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团队。团队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Fuel、JPSE、CEJ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8篇(1区Top刊4篇,2区15,3区27);主编/参编著作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项;培养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获得者4人次。

五、 专利授权及申请情况

1.一种压裂裂缝网络的反演表征方法,ZL201610656902.X,授权

2.一种水平井压裂潜力评价方法和装置,ZL2018110189535,授权

3.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分段分簇方法和装置,ZL2019102721695,授权

4.一种待压裂水平井的压裂位置设计方法和装置,ZL2018110187582,授权

5.一种用于页岩油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ZL2019101379874,授权

6.一种基于压裂潜力的待压裂水平井压裂设计方法和装置,ZL201811019267.X,授权

7.一种基于图版的消除末端效应的相渗曲线校正方法,ZL201810115163.2,授权

8.一种基于数值模拟迭代消除末端效应的相渗曲线校正方法,ZL201810115390.5,授权

六、受资助及获奖情况

1、成果受资助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348,页岩油CO2吞吐多尺度流动模拟研究,2020-01至2023-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4279,页岩油多尺度运移机制及数值模拟,2017-01至2020-12;

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6-003,鄂南长7页岩油流动机理及数值模拟技术,2017-01至2020-12;

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69-012,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模式及参数优化研究,2017-09至2019-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324,CO2-化学助剂复合体系吞吐提高页岩油采收率机理研究,2020-01至2022-1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4328,页岩油微观运移机理与可流动性评价,2019-01至2021-12。

2、成果受资助获奖情况:

1)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水平井注驱采一体化体积压裂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2021;

2)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陆相低压页岩油体积压裂关键技木及工业化应用,2020;

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低渗透油藏压裂开发模拟技术与效果评价,2015;

4)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低渗透油藏驱替机理及提高采收率技术,2012。

联系方式:0532-869830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