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教授)

发布时间:2022-03-23发布人:王兆兴浏览次数:4487


名:

冯翔


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室:

化学工程系


研究领域:

 能源与环境领域催化反应工程


电子邮箱:

xiangfeng@upc.edu.cn


联系电话:

15898832948






◎教育背景


2010–2015,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导师:周兴贵教授)

2006–2010,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











◎工作经历


2020-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破格晋升)

2017-2019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st-doc(合作导师:De Chen院士)

2017-20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破格晋升)

2015-201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师资博士后(合作导师:杨朝合教授)










◎研究方向


[1]高端化学品绿色合成(烯烃环氧化、多元醇选择性氧化、烯烃羧化等)

[2]聚合物转化及高值化

[3]新能源化学(电化学氧化等)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委托技术开发等各类项目23项:

[1]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丙烯气相环氧化Au/多级孔分子筛催化剂微观结构定向构筑及调控机制研究

[2]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人才计划项目,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3]负责人,山东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4]负责人,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

[5]负责人,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环境友好丙烯气相直接环氧化过程关键技术研究

[6]负责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氧化还原循环VCM绿色合成技术

[7]负责人,企业横向,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与烯烃环氧化工艺技术开发

[8]负责人,企业横向,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开发

[9]负责人,企业横向,“低成本沸腾床加氢催化剂相关技术研究”;

[10]负责人,企业横向,“1-己烯环氧化制备环氧己烷技术研究”;

此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项:

[1]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复杂化工过程物质转化机理与能效分析”;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催化裂化条件下环烷芳烃的定向转化控制机制研究”;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的理性设计”;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多级孔道分子筛:溶剂挥发自组装合成及其中的传质-反应协同作用”;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1.论文

截止至20228月,在Nature Cata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AIChE J., Sci. Bull.,中国科学:化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23IF>10)。近年来部分代表作如下:

[1] D. Lin, Q. Zhang, Z. Qin, Q. Li, X. Feng*, Z. Song, Z. Cai, Y. Liu, X. Chen, D. Chen*, S. Mintova, C. Yang*, Reversing Titanium Oligomers Formation towards High-Efficiency and Green Synthesis of Titanium-containing Molecular Sieve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133(2021)3485-3490. (SCI一区top)

[2] H. Yan, M. Zhao, X. Feng*, S. Zhao, Y.B. Liu*, D. Chen*, N. Yan, C.H. Yang, et al. PO43−Coordinated Robust Single‐Atom Platinum Catalyst for Selective Polyol Oxidation.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e202116059.

[3] H. Yan, S.F. Li, X. Feng*, et al., Rational Screening of Metal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Glycerol to Glyceric Acid from Microkinetic Analysis.AIChE Journal, 2022: e17868.

[4] X. Feng, Y. Liu, Y. Li, C. Yang*, Z. Zhang, X. Duan, X. Zhou, D. Chen, Au/TS-1 catalyst for propene epoxidation with H2/O2: A novel strategy to enhance stability by tuning charging sequence,AIChE Journal, 62 (2016) 3963-3972. (化工权威期刊)

[5] H. Yan, Q. Shen, Y. Sun, S. Zhao, R. Lu, M. Gong, Y.B. Liu, X. Zhou,* X. Jin, X. Feng*, X. Chen, D. Chen, and C.H. Yang, Tailoring Facets of αMn2O3 Microcrystalline Catalysts for Enhanced Selective Oxidation of Glycerol to Glycolic Acid,ACS Catalysis, 11(2021) 6371-6378. (SCI一区top)

[6] X. Feng, J. Yang, X. Duan, Y. Cao, B. Chen, W. Chen, D. Lin, G. Qian, D. Chen, C. Yang,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propene epoxidation with H2 and O2 over bimetallic Au–Ag/uncalcined titanium silicate-1 catalysts,ACS Catalysis, 8 (2018) 7799-7808. (SCI一区top)

[7] X. Feng, N. Sheng, Y. Liu, X. Chen, D. Chen, C. Yang*, X. Zhou,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stability and selectivity for propene epoxidation with H2 and O2 on Au catalysts supported on nano-crystalline mesoporous TS-1,ACS Catalysis, 7 (2017) 2668-2675. (SCI一区top)

[8] X. Feng*, Z. Song, Y. Liu, X. Chen, X. Jin, W. Yan, C. Yang, J. Luo, X. Zhou, D. Chen, Manipulating gold spatial location on titanium silicalite-1 to enhanc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direct propene epoxidation with H2 and O2,ACS Catalysis, 8 (2018) 10649-10657. (SCI一区top)

[9] X. Feng, D. Lin, C.H. Yang, D. Chen, Rationally constructed Ti sites of TS-1 for epoxidation reactions (review),科学通报(英文)Science Bulletin, (2021)(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SCI一区top)

[10]林栋,冯翔,De Chen,杨朝合等,钛硅分子筛催化剂高效钛位点的理性构筑与调控及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中国科学:化学, (2021) doi: 10.1360/SSC-2021-0182.

2.专利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1项,其中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如:

[1] Method for preparing titanium silicon molecular sieves,美国,US2020/0339432(授权日期:2020

[2]一种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中国,ZL201410035286.7(授权日期:2016.4.20

[3]一种介孔钛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ZL201310342512.1(授权日期:2015.10.21

[4]一种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方法,中国,ZL201410408826.1(授权日期:2017.1.25

[5]一种用于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铁基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国,ZL201410748586.X(授权日期:2017

[6]一种负载型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ZL201510119424.4(授权日期:2017

[7]一种调变金属在分子筛上分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国,ZL201610236429.X(授权日期:2019

[8]一种蜂窝六边形钛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ZL107265474A(授权日期:2019

[9]一种钛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中国,ZL201510888240.4(授权日期:2019

[10]一种钛硅分子筛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ZL201310342500.9(授权日期:2015.10.21










◎代表性著作


[1]全国高等院校化工规划教材《石油化工工艺学》









◎获奖情况及荣誉称号


[1] 2022年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2]国际化学反应工程“Gianni Astarita”青年学者奖;

[3]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

[4]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5]新时代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山东省委);

[6]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7]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最美教工

[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讲课比赛二等奖;










◎执教课程


本科生:《石油化工工艺学》《工艺学实验》










◎招收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1.指导研究生情况

协助和独立指导博士后2人,博士生11人,硕士生35

2.典型学生:

2021年 第三十届孙越崎优秀学生奖(袁俊聪)

2021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大学生标兵(林栋)

2020年 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闫昊-新加坡国立大学)

2020年 第十二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优秀博士生高端论坛报告奖(林栋)

2019年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山东省优秀实践个人、山东省优秀学生(袁俊聪)

2019年 中国化工学会杨光华新秀奖(林栋)

2019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闫昊、付佳、宋钊宁)

2019年 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宋钊宁、袁俊聪)

2019年 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宋钊宁)

2018能源·智慧·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盛楠、宋钊宁、林栋)

3.招生专业及要求

学术博士(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能源动力)

学术硕士(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材料与化工)

期待具有良好合作精神、思维活跃、勤奋踏实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加入团队,博士需要达到英语六级

或在SCI一区/传统化工三大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









◎学术兼职


[1]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骨干成员;

[2] Nano Research客座编辑;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Rare Metals(稀土金属)青年编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4]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委员会、中国化工学会微化工委员会青年委员;

[5]第十届国际环境催化会议分会场主席;第十届国际重质油化学会议秘书;2021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催化反应工程高端论坛秘书;2022年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首届青年学者论坛秘书长;

[6] AIChE 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ACS Catalysis, Advanced Material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期刊特约审稿人。



【作者:审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