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蓉(教授)

发布时间:2022-03-24发布人:魏孟吉浏览次数:977

名:

李美蓉

称:

教授

导师类别:

硕导

室:

化学实验中心

研究领域:

分析化学

电子邮箱:

lmrong888@163.com

联系电话:

18754263315

◎教育背景

1985-198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理学学士

1992-199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工作经历

1989-1991,石油大学(华东)炼制系机关,辅导员

1991-1995,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讲师

1995-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副教授

2006-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教研室,教授

2011-202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化学系(化学实验中心),教授

202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教授

◎研究方向

[1]分析化学

[2]石油化学

◎科研项目

[1] 埋藏条件下储层矿物溶蚀-沉淀规律及机理探究,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

[2]驱油用功能聚合物的构效关系微观表征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3]降粘剂体系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实验及机理研究国土资源部专项子课题

[4]新型处理剂结构对稠油采出液油水微观界面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5] 减低污水对配聚粘度的影响及提高配聚粘度配方研究

[6]化学驱油剂对稠油采出液影响研究

[7]滨南污水资源化及水质适应性研究

[8]高温高盐条件下聚合物粘度稳定机理研究国土资源部三级子课题

[9]东胜公司低渗透油藏水注水水质配伍性及改性技术研究

[10]驱油用新型聚合物结构性能表征

[11]21块及樊162块结构腐蚀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12]稠油乳化增粘原因分析及井筒举升优化技术研究

[13]硅酸盐防垢剂评价方法研究

[14]体积管清洗技术研究(清洗法)

[15]油田化学剂中的有机氯对原油有机氯含量的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16]大芦湖油田注清水与地层配伍技术研究

[17]含硫化氢井口源头治理措施及液体脱硫剂评价方法研究

[18]低渗透油藏开发酸化液体系适用性研究

[19]钻井液用抗温抗盐润滑降失水剂的研制与评价

[20]高凝油井堵塞原因及解堵措施研究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1.论文

[1]Mei-rongL ,Chen-chuL, Jun-taoX,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coupling process of alkaline feldspar dissolution and secondary mineral precipitation[J]. Acta Geochimica, 2019,38(06)872-882.

[2]Xiu-ting S , Mei-rong L , Jun-tao X , et al. The complex effect of organic acids on the dissolution of feldspar at high temperature[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21, 80(7):244.

[3]李美蓉,宋来弟,于海鹏,操应长,远光辉.酸碱度对长石溶蚀及增孔效应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05):33-41.

[4]李美蓉,孙秀婷,李晨初,于海鹏,王亭沂,周海刚.适用于井口的三嗪类液体脱硫剂快速评价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06):47-51.

[5]李美蓉,安波,李晨初. CH3COO-Ca2+的络合效应对方解石溶蚀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3(02):156-162.

[6]李美蓉,邵洪扬,周海刚,操应长.硅钼蓝光度法测定油田采出水中可溶性SiO2含量的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4-8.

[7]李美蓉,于光松,安波,孙秀婷,李晨初.降黏剂对稠油乳化反相点的影响规律[J].油田化学,2018,35(03):503-507+516.

[8]邢俊涛,李美蓉,远光辉,胡亚鹏,安波.乙酸溶蚀方解石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12):180-185.

[9]安波,李美蓉,邢俊涛,远光辉.静态条件下草酸溶蚀白云石的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06):205-211.

[10]李美蓉,于光松,张丁涌,刘凯.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特性研究[J].油田化学,2017,34(02):335-339+366.

[11]金属阳离子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及其降粘及里研究。燃料化学学报,SCI 2012,40(1)

[12]冷场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解析表面活性剂对含聚油泥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化学,2011,39(12):1921-1925 SCI

[13]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HAPAM)和常规聚丙烯酰胺(HPAM)的增黏机理。 燃料化学学报,2012,6 EI

[14]表征化学驱采出液稳定性不同指标的关联性,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2,28(4):612-616 EI

[15]聚天冬氨酸和原油中含铁组分的螯合效果,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3,2, EI

[16]不同类型清洗剂对含聚油泥清洗效果及界面性质的影响,环境工程学报2012,5

[17]剪切作用对功能聚合物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13第4期,EI

[18]胜利超稠油的乳化降黏机理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13,6,EI

[19]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表征及其缔合作用,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3,3 EI

[20]特稠油乳化降黏机理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06,2,SCI

[21]疏水缔合型和非疏水缔合型驱油聚合物的结构与溶液特征,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 Ei

[22]环烷酸铁对老化原油破乳的影响及脱铁机理研究,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

[23]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原油中的总氯含量,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47(3):103-108

[24]粘土稳定剂和稠油降粘剂对稠油乳状液破乳性能的影响,油田化学,2016,33(1):165-169

[25]两种有机氯化物在原油中的残留规律研究,炼油技术与工程,2016,46(10):13-18

[26]水溶性降黏剂和油溶性降黏剂对油水界面膜的影响,油田化学201633(3):527-531

[27]温度对乳化稠油含水率反相点及增黏倍数的影响,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29(1):6-9

[28]乳化稠油电加热井筒举升边界条件研究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29(5):77-82

[29]郑王稠油四组分组成和油-水界面膜黏弹性的关系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年,30卷,3期 ,EI

2.专利

[1]一种α-ET2I3纳米粉-聚合物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525443

[2]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544903

◎代表性著作

[1]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多媒体课件》200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获奖情况及荣誉称号

[1]污水中苯酚和苯胺同时测定方法研究,部级鉴定,国际领先。

[2]无机及分析化学多媒体课件获2005年校级优秀CAI软件一等奖

[3]1999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4]石油大学2001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02年获校级优秀教学奖

[6]2001年度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

[7]石油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

[8]东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执教课程

本科生:《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大学化学》《工程化学》《普通化学》

◎招收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1. 指导研究生情况

指导硕士研究生30名,学术研究生25名,专业硕士研究生5名。毕业研究生28名,已毕业的研究生去向大多在中国石油及中国石化两大公司所属油田、设计院、管道局、石化厂等石油化工单位从事技术工作,个别公务员或教师事业编。

2.招生专业及要求

欢迎化学、化工、应化、材化、环境等专业,有志于学术科研和新能源事业的优秀本科生积极报考!

◎学术兼职

[1]

[2]


【作者:审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