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幸运

基本信息

梁亮亮,理学院材料物理。大学期间担任班级班长。专业排名:27/90,英语水平:四级:493。

其他技能证书:

CAD绘图资格师认证

所获主要奖励情况:

曾获“组织能力奖学金”

曾获“优秀学生”称号

曾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求职故事

17年考研虽然过去这么久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我是13级材料物理1班的梁亮亮,去年报考是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研究生,初试成绩是413,最后很幸运顺利录取了。接下来我将大概从学校的选取,初试的备考,以及复试这三个方面将我整个考研经历讲述一遍,希望能对学弟学妹或多或少有些帮助。

首先是学校的选取,对于我们考研的学生,一般跨专业的不多,大多数应该都是考材料专业的,而材料专业比较强的学校或研究所大家上网一般都能搜到,我当初选择的学校有北航,大连理工,和上海交大,一般来说北上广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诸多原因分数线一般都是蛮高的,尤其是北上广的c9院校,因为上海交大的专业课就考咱们大二学的那本材料科学基础,虽然当时我只考的六十多分,但是从心里感觉至少我们学过,复习起来应该难度不会太大,另外就是我当初遇到了一个交大的研究生学长,他给我介绍了交大的一些报录的情况,后来呢经过我的反复考虑吧,我就决定考上海交通大学了,确定完要考的学校接下来就是准备要复习的书籍了,说到这我想说一下,材料专业的话只有清华和上交考数一,其他的学校应该考的都是数二,数一的话,这里面就多了一门概率论,因为我们必修的课程里没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所以这门课就只能自学了。我当时就是结合着视频资料一起复习的,资料买回来之后就开始复习了,我当时应该还算开始的比较早的,我四月初差不多就开始准备了。

初试备考的话,我差不多应该是分成两个阶段中间加上暑假一个过渡期,暑假之前也就是大三那会,因为天天也是有课的嘛,所以不能全天都投入复习当中,也是边上课边复习,每天话总是尽量抽出时间去看书,当时的时间可能抓的也不是太紧,然后就是暑假,我当时暑假回家了一个多星期,也算放松一下,就回学校了,那时候可能就是全天复习,慢慢的提高强度。暑假结束之前我大概进行到一个什么程度,数学的话我当时买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当时全书过了两遍,也做了660和张宇的一千题,英语的话单词过了不到四遍吧,高频词汇过得遍数应该稍微多一点,专业课的就是完完整整的看了两遍,到了后面你会发现专业课可能越看越快的。然后就是暑假过后大四上学期,那个学期的课基本没去上过,这就导致我后来还挂了一门,不过高兴的是这次大补过了,暑假过后,我感觉应该就是冲刺的阶段了,陆陆续续的就开始做真题,真题都是最有价值的资料,每套真题都要反复看,尤其是数学,更是要提高做题的强度,专业课的话也是要以真题为主,要把真题考的知识点全都复习到,做到烂熟于心,英语则要保证每天都做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也要反复看,因为里面有很多高频词汇。政治我是差不多还有100的天时候开始复习的,我这人对于文科的东西一向不太感冒,感觉这刚背完一会就忘记了,所以当时也是记得模模糊糊,到最后果然还是政治考的不太好,只有56分。不过56分过线也是绰绰有余,我当是政治是买的肖秀荣的一系列套书,结合着视频看,到后期的话都会有很多压题卷之类的,买回来背背政治的问题不大。到了后期真的是拼时间的时候,大家都是你追我赶的,每天恨不得一直都在自习室学习,我们当时有个考研小分队,大家每天都是在一起学习的,图书馆闭馆后我们就去南唐,说到这,其实找个靠谱的研友也是挺重要的,毕竟他可能直接影响你的学习时间与效率,我们当时是个什么状态呢,就是早上六点二十到图书馆自习室,晚上一点半回寝室,中午也是在自习室休息会,可能有时感觉确实挺累的,但想想你身边同样还有一群像你一样的人一起努力,也就好了很多,那时候我听到的最感动的一句话是有一天早上我起床,我一个室友刚好也醒了,因为我们寝室就我一个考研的,他们都找工作,所以他们平时起的挺晚的,我一般晚上回去的时候他们都睡着了,早上走的时候他们都还没起呢,他给我说我都一个星期没见过你了,当他说完这句话我都感觉自己一瞬间可能被自己的努力感动了,我说这并不是想向你们说考研难,其实考研不难,只要大家能坚持下来,有一个好的心态,记得考研第一天刚考完政治和英语,因为我感觉发挥的不太好,当天晚上回到住的地方我就把答案兑了一下,感觉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了,政治要崩,英语也马马虎虎,我当时是个什么感觉,我肯定是不要再来一年呢,因为第二年的情况谁也说不好,因为考研之前我就认为相比政治与英语我的优势就在数学和专业课,我就安慰自己第一天考成这样就算是正常发挥吧,明天数学和专业课才是我的主场,调整心态之后我就老老实实的又复习了一晚上,第二天的第一场是数学,当时特别有手感,这也是因为题比较简单的缘故,我当时甚至感觉我能得满分,最后呢提前交了卷心情异常的舒畅,总算是扳回了一局,这就使我对下午的专业课更有信心了,下午考专业课的时候,当拿到试卷我把大题从头到尾先看了一下,发现今年的专业课也不难,其实当你发现题不难的时候可能别人也是这么觉得的,这时候就是要考验大家谁更细心,专业课的尽量多答,但是答的内容本身要对,就这样专业课也是很顺利的考完了,其实当考完这两门的时候我就感觉我至少进复试应该是没啥问题了。所以呢,越到最后越要稳住心态,只要心态稳住了,你又有实力的到最后一定都会成功的。

最后就是复试,一般初试分数出来以后大家可以根据往年的分数线估计一下自己能不能进复试,分数还可以的话就可以尝试着联系老师了,因为只有当你能进复试的时候,你给老师发邮件,老师才可能会回复你,然后就可以安心的准备复试,因为每个学习的复试都不太一样,上交的复试分成笔试,面试,和听力一共200分,然后初试五百加复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但是复试分数必须要达到120,不然的话无论初试多少分都不会录取的,上交的笔试是100分,50个选择题,包含的内容挺多的,不过相对于简答,计算的话,选择题即使你不知道答案,也有四分之一的概率可以答对,然后就是听力,它的听力差不多都是往年的六级听力,不过好像经过特殊处理似得,听的时候特别的模糊,并且杂音很多,因次听力的话其实也不能拉大彼此的分数,主要还是看面试,面试是80分,首先是随机抽取文献,先朗读一遍,然后立即进行翻译,人品好的话可以抽到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献翻译完就是自我介绍,这里的自我介绍是中文英文随机的,因此大家最后各准备一个,最后呢就到了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上交的提问老师一般不问专业问题,他会先让你介绍你的毕设和科研经历,然后从你的话中,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过老师一般都是比较和善的,不会为难大家。复试大概就这么多,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初试考的分数多高都不能大意,依旧要好好的准备复试,因为复试也有笔试,笔试不过的话无论初试多少分都没用,可能有些人会问,会不会有学校的歧视,我感觉越是水平比较高的学校越是会公平对待,复试更多的看中的是你的个人能力。我的考研分享差不多就这些。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考研期间勉励自己的话,越努力越幸运,只有努力过才不会后悔。


辅导员点评

梁亮亮同学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中等,经过努力以413分成绩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经过详细调研和对比确定自己理想目标,削发明志,以惊人毅力坚持不懈终获成功。该生确定考研以后,班长职位暂由团支书(保研学生)暂时替代,一段以光头形象和不带手机的抉择,全力以赴。该生考研故事(初试和复试)具有很多有值得借鉴之处,值得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