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经历

基本信息

求职故事

一、大学前三年的生活

大一学年我基本处于懵懂状态,大部分的时间主要用于适应大学生活。这段时期的学习任务也并不是很重,所以就加入了一些社团和学生组织来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平时也会多参与一些拓展类的活动,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当然大一也不能将学习放下,要尽可能保留住高中时期的学习习惯,不能放弃初期的奠基时机。现在想来,大一上学期是最勤奋的一段日子,对于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更好应对繁重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无知”过渡到“有知”,也许只需要短短的两个学期。大二伊始,连续一个月在不同领域的答辩,让我看到了周围同学的勤奋刻苦,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放弃了多少益于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呢?亡羊补牢,尚也为时未晚。那是我最充满干劲的一段时间,因为有了目标,做什么事情仿佛都不会累。大二下学期着重去调整自己,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去尝试一些从未涉及的领域:一次独立完成的数学建模比赛、一项从无到有的互联网+项目、一次自己完全筹备的社会调研,我尝试了那么多的第一次,并真正的乐在其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些宝贵的经历,为之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积存下了巨大的财富。

大三学年众多的学业课程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并着重提升学习效率。在繁重学业的背后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在大三这样重要的时间点上,升学与就业的大门已赫然立于眼前。我们不得不深入的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升学还是就业?从什么时候开始?该准备些什么?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我想大三已经到了这样一个节点了。在将目标定位为保研之后,我开始着重抓自己的弱项:英语和科研。英语方面,主要通过参加一些竞赛来提升做题的速度与准确度,当然英语四六级的刷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科研方面,我开始撰写自己的第一篇论文,通过请教老师明确研究方向,阅读文献、明确模型、初稿形成以及最后完善修改,我将论文撰写渗透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多个领域提升自我,为保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参与夏令营的经历


前期材料准备阶段:主要是对相关文书和奖项材料的准备和梳理,文书包括个人陈述(1000 字和 1500 字)、简历、推荐信等,后期针对不同学校的报名要求进行细化修改。

报名阶段:及时关注微信公众号推送以及学校官网信息,对报名时间、信息和要求进行整体把握,最好是列一个表格或 WORD 文档,每个学校的报名相关资料都要保存好,以便后续复试需要。当然,如果确定了目标院校,可以提前与该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

复试阶段:大部分学校正式复试之前需要全程参与学校夏令营的各项课程,可以多关注一下消息通知,记录好会议、讲座的大致内容,遇到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可以与相关老师取得联系。正式面试时,各个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会包括英文自我介绍、英文对话、专业知识考察以及综合素质考察,具体面试时间视不同学校的要求而定。

我面试电子科技大学时,就要求全程参与该学校的夏令营。正式开始面试时,规定时间是 20分钟,具体流程为:首先英文两分钟自我介绍;抽取专业问题思考后进行回答;最后老师针对你回答的内容进行追问与补充(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会明确指出你回答的不足,整个面试过程感觉非常充实)。再以山东大学为例,在面试之前学院没有公布具体的面试流程,但是我还是按照之前准备的,英语自我介绍、专业课以及综合素质,当然也要关注一下你所面试专业的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我在面试之前就粗略看了一下老师的论文与研究方向,并简单了解了一下,没想到最后面试的时候真的问到了相关的问题,所以这 一部分也要提前进行准备。

学校的通知公布之后,就可以准备预推免的报名和面试了,当然如果已经有了意向学校的OFFER,就可以直接等待大四开学之后的推免系统填报,本校以及申请学校的相关流程都完成以后保研基本就结束了。

三、给同学们的建议

机会是留给准备的人。保研主要看前三年的学习积累,科研能力与英语水平 也都是重要的考核点,因此论文、竞赛要开始提前准备,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亮点和加分项。当然,较高的英语水平对经管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想要外推的同学更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必要的文书、证书扫描件等,夏令营和预推免都要进行积极的尝试,敢于突破自己、挑战自己。保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也非常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没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只要敢想敢做,不给自己设限,一切皆有可能。


辅导员点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