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就业之路

基本信息

求职故事

平凡中的就业之路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鲁新求职故事

正如标题所写,我自觉是很简单普通的人,没有亮人的履历而且性格还有些内向,丢到人群中就也没人注意的那一类。我相信很多同学也有同样感受,觉得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自己与优秀的同学相比毫无亮点,也不知道如何能吸引到HR更多地关注自己,进而在找工作过程中渐渐觉得迷茫和焦虑,加之不可避免会遇到的挫折(简历投完后石沉大海、邮箱里一封封的“感谢信”),难免会自信受挫。所以在这里分享关于我的求职故事,希望能给和我有相似经历的同学打打气,其实你很优秀。

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我在大一大二阶段就有考虑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但在本科的学习期间,结合环境专业的就业形势与要求和我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了解到未来要进入环保行业工作以本科的知识水平来说起点是比较低的,加之在大二下学期参加了大创比赛,发现自己对科研比较有兴趣,所以将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从就业转移到考研,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环境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来到毕业季找工作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本该在19年下半年秋招的黄金时机抓住就业机会的我,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很多好机会,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来年的春招上,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把我的求职计划打乱,对于本就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而言,机会似乎是越来越少,要求却越来越高。

线上或线下找工作,重要的第一步就是简历了,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以及自己上网学习了解,我把简历上多余的冗杂内容去掉,保留自己所特有的,例如成绩类、科研类、实习实践类,把上述方面的经历与成果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并根据所投公司岗位的要求适当调整自己简历上的侧重点,这样在公司简历初筛的过程中就不容易被淘汰。

简历框架做好后,就根据应聘的不同公司修改简历后投递。我个人之前是比较希望能进入大型化工、生产制造类的上市公司或者外资企业,因此在春招时第一批投递的简历都是针对上述类型公司,可能是由于疫情推迟复工的原因只得到很少回应。

因为目前同学们应聘大都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我主要谈谈线上面试的经验。第一批简历投递之后,陆陆续续还是有回应,主要公司有埃地沃兹、新希望基团、郎酒集团等。首先就是电话面试,HR先询问基本信息、学习科研经历,再是介绍公司的基本信息和岗位要求,接下来是几分钟的自我介绍,最后是你问我答,主要还是问一些诸如为什么选择这个公司、是否了解本行业以及自己如何胜任此份工作等主观类问题,之后HR便会安排视频面试的时间。

对于大型公司视频面试一般会安排三次,初面一般由该公司的基层管理或人事负责,问的问题主要是考察你的性格、逻辑思维还有职业规划等方面。二面主要是由该公司的地区管理人员负责,主要考察除上述方面以外,还包括一些专业知识、工作中遇到困难或突发事件如何处置应对以及还会问你对公司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发展、人才培养、工作内容等)。二面通过进入三面后,面试官会该公司的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问的问题会比前两次要更加难以捉摸一些,这个时候就需要沉稳自信一些,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对于薪资的问题,一般企业宣讲会都会提及,具体的沟通可以在面试过程中询问。

与此同时,因为疫情影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国家为帮助应届生就业,鼓励国企和事业单位扩招,我从辅导员的宣传和学校就业微信公众号了解到这个信息,便开始了第二批大量投递国企简历的过程。可能是国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第二批简历收到的回复相比于第一批增加不少。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七化建、利尔化学等公司都陆陆续续为我抛来橄榄枝,相比于第一批投递的公司所招岗位与我所学专业不是很对口,因此面试流程繁琐且竞争激烈,第二批所投企业的岗位与我本专业相对吻合,同时得益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石油行业的著名,而且很多单位都无需参加笔试考核,HR也都比较随和,面试也相对比较容易,在排除了工作地点、薪资、工作环境等条件后,我最终选择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签约。

疫情之下,就业形势的确是变得复杂严峻,这更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寻找“危”下隐藏的“机”,这需要我们在常规找工作的方式上,大胆尝试多方打听,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平台以及辅导员和导师的推荐与帮助,去寻找更多可能的机会。

关于就业(考研)请给师弟师妹给出3-5条建议

1.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己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计划,选择合适的行业与岗位。海投简历是个不错的方法,但要确定好行业和岗位,还有就业地点,这样简历回复率会提高。

2.提高自信。在接到面试邀请时,首先做好充足准备,从专业知识、自我介绍、沟通交流技巧方面入手,不打无把握之仗。面试时即刻进入状态,心无旁骛,向面试官展现自己最阳光自信的一面。

3.避免陷入焦虑陷阱。遭遇困难不可怕,重点要明确自己追求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相信很多同学不止收到过一份offer,所以并不是你不优秀,而是还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不要受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

4.先就业再择业。在当下就业压力下,需要适当调低内心期望,在选择工作时重点考虑自己最在意的方面,例如职业发展、薪资或就业地点,在符合自己内心主要期望的同时,可以暂时放下次要的期望。

5.最大化利用学校和网络就业平台提供的信息。很多隐藏的机会是在学校就业群、专业就业群当中,疫情当下,很多国有企业都在进行扩招,需要及时抓住机会,努力大胆尝试,机会就在向你招手。


辅导员点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