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箭不虚

基本信息

ASME设计部副主任、海洋油气安全党支部宣传委员

求职故事

扬长避短,箭不虚发

——安全工程专业沈孝鱼求职故事

收到就业案例填写时,说实话有些惭愧,我并不是很出色的学生,研究生期间我参与的学生组织活动并不多,奖励也并不鲜艳,但既然有幸,还是愿意谈一些关于就业的看法。

事实上,我的就业萌芽发育的较晚,当身边的人都开始着手找工作的时候,我还在做自己的简陋的小简历,甚至,还没有明确自己找工作的定位,以及工作领域,就更不用说搜集各个公司信息,主动出击了。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很后悔当初自己没做准备,因为过来人都知道这个实在太重要了。

作为一个新手进入招聘会那肯定是很艰难的,只能一场场招聘会的积累经验,这是进步最实际的办法。在此期间,必须需要做到的几点:

1,在与HR的交流中,一遍遍完善自己的简历,简历其实就是最亮的敲门砖,而我们要把企业需要我们亮的地方装饰到最亮,这也就意味着,你每投一家公司,你的简历应该是都不样的。一眼而过,这份简历一定是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切记多、乱、平铺直述,很多很厉害的学生往往在这方面栽跟头。

2,学会交流,面试环节就是交流环节,而不是所谓的考试环节,在面试环节中一定要真诚、温和、平顺、专业的跟HR交流,自己的角色一定是可以为企业服务、可以为员工朋友、可以大方体面沉着的。在此方面,不同的企业需要的人会有不同,有的注重工程就需要交流,有的科研单位就注重创新能力和思维,有的就需要细心踏实。

3,向优秀的人学习,好的企业避免不了“无领导”面试环节,在此环节中,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人稳稳主导了这个环节,有的人言少词穷,有的人看似主导却被无情刷下,然而,优秀的人是有目共睹的,优秀的表现、优秀的能力和优秀的气质是不会被忽视的。因此,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4,多交良师益友,确保信息四通八达。此不仅是要求从老师学生等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优秀企业,而是要悉心与各种老师,各种朋友同学相互交流,从交流中,确定自己想要的工作类型和企业类别,很多学生喜欢盲目跟风,某个企业去的人多就很好,某个企业很有名就一定好(像某些燃气企业很有名,但待遇就怎么好),某个企业好我就要去面试(企业好,工作内容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就像很多房企待遇优厚,工作后日日漂泊),因此,这样肯定是不对的。通过和身边的人交流,我们可以很快的了解企业类型、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等。其实有很多学生在重新了解和思考这些内容之后,都会对自己的就业重新定义。

5、签约,签约对我们来说有两次,然而你不同企业的违约金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怎么避免违约呢,大多数人会匆匆签约,有个保底,这是可以理解的,遇到好的工作再换,心里也踏实。但当你对自身定位准确,对就业信息了解透彻后,这是可以避免的。我本身也吃过这方面的亏。

在此,简述几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1定位就业方向:选择自己意向的企业类型(国企、外企、私企),通过各种途径,仔细了解该企业的优势、缺点,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薪酬待遇。提前做准备,有的放矢。

2简历准备

简历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不断修改和完善。简历上没有丰富重要的奖励、技能证书不要自卑,这并不是招收的关键,最关键的是首先具有相应的基本素质,计算机能力和英语能力很重要,其次成绩不要太差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通过后续的面试环节来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此优势对该岗位的价值,通过交流可以让HR直观的感受到,自己虽然没有证书,但是自己肯定有完成该项任务的能力和魄力。例如,虽然我科研论文不是很多,但是我在项目交流、撰写、思路结构要强很多,作为一个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和独立承担任务的能力,往往高分和一堆证书更好用。其次,准备一个完整简练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期间HR会观察你和你的简历,所以介绍有自信的同时记得和简历环环相扣,引导HR看简历的方式。这个亲试很有用。

3积累面试经验

很多学生会对参加几场招聘会,但是并不是为了应聘岗位,而是积累经验,在自己面试心仪岗位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一举拿下。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很有信心,其实有时候不然的,毕竟面试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4认真准备面试

这个很重要,真正的面试环节中,可以看到,有的人空手而来,有的人准备了一沓纸,这里除了证书以外,其实是对面试企业的介绍,详细信息,岗位,薪酬等特别仔细的了解。这些信息可以让面试者在后期的面试中信心满满,回答问题稳沉着,最少的,这也显示了面试者的诚意。

5有的放矢

在前期有过面试经验,培养了面试信心,之后找工作一定要有的放矢,认准好企业,好工作,大胆面试,精心准备三到四个面试,很多央企、国企、外企的管培生,面向高校招收的精英学生,企业都,精心准备了职业发展策略,会着重培养,即使自付到别的城市去面试,只要最后拿到了OFFER,你就知道,付出多少金钱和精力都是值得的。

最后,找工作是研究生期间最重要而又很漫长的过程,这些就是我半年求职过程中的小小经验,当然,现在还没有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我知道未来一定还有更多的挑战,只要一直有目标、有策略的努力着,结果总不会太差。


辅导员点评

沈孝鱼同学属于找工作刚开始不是积极的一部分同学代表,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不去面对的时候,梳理自我,积极准备。针对自己找工作经历,每个环节得失都进行了描述,值得大家学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