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科技工作聚焦国家能源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构筑高端平台、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培育高端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五大核心任务,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营造创新氛围,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强化顶层设计、前瞻布局和组织策划,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了“双一流”建设。

1、强化科研平台布局建设,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传统优势学科科研平台布局不断优化: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并获准纳入新序列管理;石油领域全国唯一的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石油高校首个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学校自筹3.9亿元建成国内深层油气领域投入最大、功能最先进、体系最完备的高校实验平台,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建打下良好基础。

通用基础和新兴交叉学科科研平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相关学科新增省市级科研平台12个;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列入国家黄河战略“十四五”重大项目清单;高端化工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成立并加速建设。经过五年发展,学校初步形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级平台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科研平台体系。

2、强化有组织的科研,重大任务攻关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到位科研经费逐年攀升,2019、2020连续两年超7亿元,2021年更是突破10亿元,5年共到位科研经费35.03亿元,同比增长19%。

聚焦深地、深海国家战略,加强前瞻性布局,高层次人才引领,组建跨界融合创新团队,为实现科技引领奠定坚实基础。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承担中石油深层深水油气重大项目,合同经费2.45亿,是迄今央企为单一高校设置的单项经费最大的项目;作为唯一高校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A类)课题,经费9830万元;服务山东高端化工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获得“服务山东”专项经费4.6亿元、山东石大胜华集团研发经费2000万元;服务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争取中石化经纬公司研发经费2000万元/年等;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共建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研究中心,经费5000万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

聚焦行业重大需求,打造校企深度融合的样板。2018年与中石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重大科技项目与水合物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启动;依托重大科技项目,强化“石油+”学科交叉,组建交叉融合团队,针对石油+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机械、数理化开展科研攻关。

3、强化基础研究和人才培育,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实施“校院系”三级动员把关,深挖申报潜力,实现“量、质”齐升,项目持续突破。首次获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石油勘探领域全国唯一);首次牵头承担重大项目(近五年基金委在油气领域仅批准1项);获批重点类项目29项,是2017年以前历史总和的2.2倍,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学科实现零的突破;获批项目总量连续5年超100项,由2017年的113项增至2021年的139项,共获批593项、经费达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54%,稳居石油高校首位。新增各类人才项目27人次,是2017年前历史总和的1.9倍,其中: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优青5项、国家优青(海外)5项,山东省杰青6项、山东省优青4项、山东省优青(海外)3项。

4、强化优秀科研成果培育,高水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国家科技奖取得重大突破:共计获得9项,牵头4项,实现连续7年无牵头国家奖、连续21年无牵头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突破。省部级科技奖再创佳绩:共获奖236项,其中牵头特等和一等奖49项,同比增长1.9倍;牵头获教育部奖15项,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数均居石油高校第一;获专利奖8项,包括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项,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金奖1项。人物奖取得新突破:共24人次获奖,同比增长3.4倍,姚军当选“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荣誉会员”(全球仅156位,中国本土首位);戴彩丽获孙越崎能源大奖(石油领域每年仅2位),实现了我校连续22年未获得该奖项的突破。

5、强化成果转化与应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企事业单位1600余家,签订技术合同5761项、经费26.57亿元,同比增长12%和33%。学校首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80所,石油高校唯一),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48项、经费52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倍和4.4倍。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拓宽了学校科研领域,为服务国家科技兴军和军民融合战略实施奠定基础。加强智库建设与战略研究,作为唯一高校参与编写《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9)》,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

6、强化学术文化建设,崇尚学术的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启动能源科学领域高端学术交流活动“黄岛讲坛”,84位中外院士、学术大师来校讲学,首批入选山东省科协改革品牌项目。举办承办第四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第五届数字岩心分析技术国际研讨会等高水平国际会议60余场,年均开办学术报告、讲座等200余场;作为牵头单位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湖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获评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4所高校获此荣誉;刘建林获得学校首个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7优化科研评价,质量与贡献导向的科研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制修订有关项目、平台、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管理办法7项,制定科研项目、科研论文期刊、科研奖励分类目录等,引导科研教师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申报高级别科技奖励,逐步建立质量、贡献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助推学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8成立文科建设处,加快推动文科高质量发展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秉承“质量为本、稳定规模、厚植优势、特色发展、重点突破”的建设思路,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水平显著增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科发展活力。2017年以来,新增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连续3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前40%;马克思主义理论2021年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前40%;学校“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于2021年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教师队伍素质不断优化。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实施“光华学者计划”和“青年学者托举计划”。2017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5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项。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升。设立“优培基金”和“拓展基金”开展高层次项目引导与培育。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修订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录。2017年以来,新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40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自然科学重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1项,新增省部级项目134项,出版专著175部(含编著、译著);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类)1项,实现了文科最高科研奖励的突破,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4项;获批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省级研究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加强服务渠道拓展与对接;开展智库服务专家信息库采集工作,教师智库研究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引导文科专家学者开展精准化的咨询研究与服务。2017年以来,共有50份决策咨询报告被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纳,其中6份获得省部级领导以上批示。组织文科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学校对外影响力,提供“青岛社科知识大讲堂”优质课程讲座35门;提报10余项青岛社科普及活动;依托校史馆开展青岛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和青岛社科重点社科普及活动;获批“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姜洪明】
Baidu
map